先知穆聖的大膽和勇氣,不是冒險,不是拿生命賭博,而是服從真主的命令,堅定不移地堅信獨一無二和萬能的真主。他執行著真主的命令,擔負著最後使者的歷史使命,在面臨各種困難的時刻,深信是真主對他和他的弟子們的歷煉和考驗,這是最後成功的必然道路。先知穆聖說:「你想祈求什麼,唯向真主祈求。你想求助,唯向真主求助。你必須理解,當人們聯合起來,要對你幫助,只有真主預先記載的幫助才能使你享受到。當人們聯合起來,要加害於你,只有真主預先記載的傷害,才能傷害你。記載的筆從那些冊葉上早已挪開,記錄都乾燥了。」《提爾密濟聖訓集》

他遭受過打擊,遭受過肉體的創傷,遭受過心靈的蒼涼和悲痛,但是他是成功者,是勝利者,是人類的導師和榜樣,因為他的依據是只誠信真主,只依賴真主,只求助於真主。由於有了如此多的經歷和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,他才能說出如下這樣有份量的話來。先知穆聖說:「一個信士的生活經歷,會有許多奇怪的表現,對於不信仰的人不是這樣。在他感到高興事的時候,他感贊真主,因此對他很有利﹔在他遇到麻煩的時候,就採取退避的辦法(忍耐),對他也是很有利。」《穆斯林聖訓集》

堅忍怎樣表現﹖

先知穆聖善解人意,洞察人心,即使很無知的人,都能得到他容忍和原諒。先知穆聖的成功之道,首先是他傳播了直接來自真主的啟示真理,其次是他個人的魅力,他的寬容﹑耐性﹑體貼﹑善良﹑溫和,使他成為眾望所歸的偉人,如同繁星拱奉北斗,眾志成城,成就了開創人類歷史的偉大事業。這就是他的堅忍。

《古蘭經》說:「只因為真主發出的慈恩,你溫和地對待他們﹔假若你是粗暴的,是殘酷的,那麼,他們必定離你而分散﹔故你當恕饒他們,當為他們向主求饒﹔當與他們商議公事﹔你既決計行事,就當信託真主。真主的確喜愛信託他的人。」(3:159)

在各家宏大的聖訓實錄之中有許多感人肺腑的穆聖事跡,可見他是怎樣對待每個穆斯林弟兄的。例如,根據胡萊伊勒傳述,有一次一個貝都因人(遊牧民),在清真寺的牆腳撒尿,當時有幾位弟子要上前去教訓他一頓。先知穆聖立即制止了這些人的行動,他說:「不要去打攪他,弄一桶水沖一下,就可以了。你們被派遣來到世間,是把事情弄得容易一些,而不是處處讓人為難。」《布哈里聖訓集》

有一位弟子向先知穆聖請教,怎樣才能對別人表現好。先知穆聖回答他說:「不要動怒。」那人再三問同樣的問題,先知穆聖堅持回答一句話:「不要動怒。」這位弟子的作為,先知穆聖可能早有所聞,所以針對他的缺點要求他「不要動怒」,是對他的忠告。後來,先知穆聖又補充說明:「假如一個人失去了耐性和溫厚,實際上,他失去了許多好東西。」《布哈里聖訓集》《穆斯林聖訓集》

先知穆聖從麥地那返回他的家鄉麥加,是在十年之後。當年被敵人迫害和追逐逃離那裡,而返回時,他率領著數萬雄師,以勝利者進入麥加城。那些罪惡纍纍的人,膽戰心驚,都等待著被判刑,按照當時的社會習俗,也必然出現殺戮一批罪大惡極者,或者沒收財產,流放他鄉。但是,出乎眾人意料,先知穆聖打破歷史常規,他以仁慈和寬厚對待他的宿敵,只簡單地說了句:「你們都回家吧。你們都自由了﹗」

他的寬恕和仁慈,沒有白給,而贏得了萬眾歡呼和擁戴。一個小舉動,成功了一件大事業:全麥加城的居民都皈信了伊斯蘭。那麼多人同時皈信伊斯蘭,沒有強迫,沒有利誘,全體都是志願成為穆斯林,因為受到先知穆聖堅忍﹑寬容和仁慈的感動,從他身上看到了伊斯蘭的光輝,看到了人類的希望,無不心悅誠服。

根據《古蘭經》記載,在人類歷史上所有先知都堅定不移地信仰獨一無二的真主,對民眾表現堅忍頑強和寬厚仁慈,而先知穆聖是眾先知的典型和代表,集中了他們的所有優秀品質。他高舉伊斯蘭的大旗,並且以他的人格魅力戰勝了頑強的敵人,贏得了萬眾人心,奠定了真主正道流傳於人世間的穩固基礎。

今天的伊斯蘭,失去了先知穆聖時代的活力和生氣,不是因為穆斯林民眾丟失了哪種禮儀和表現形式,而是沒有握緊伊斯蘭信仰的實質。今天的世界局勢,與先知穆聖當初單槍匹馬面對全社會相比,困難小得多,但是處處顯示出敗局,被動,挨打,受人凌辱,低聲下氣。問題究竟出在哪裡﹖不是沒有人力,也不是沒有智慧﹑更不是沒有財力,而是缺少了精神的核心——「沙伯勒」,我們姑且稱之為為正道而「堅忍」的品格。我們穆斯林必須學習先知穆聖的品行,為什麼這麼重要﹖因為沒有了他的堅忍精神,就沒有奮鬥的活力和闖勁,也就沒有伊斯蘭的勝利。

阿立 編譯
楊興本教長 審閱